美味也有“身份”,RFID成就傳統廣式美味
發佈時間:
2024-12-09
RFID技術21世紀具發展潛力的技術之一。近年來,隨着RFID技術的不斷發展,RFID的應用越來越廣泛,深入到人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據數據統計,全國每年鵝肉的消耗量大概是7億隻,其中廣東省就要消耗掉至少1.7億隻。廣東之所以每年都能喫掉將近全國四分之一的鵝,當然離不開廣東傳統名菜--廣式燒鵝的功勞。
廣式燒鵝的製作過程極其複雜,從選材到燒製出爐涉及到二十幾道製作工序,十幾種燒鵝填料搭配製成,任何一個步驟都會影響到燒鵝的味道。一直致力於RFID行業的嵌入式應用配套解決方案,擁有生產+研發+解決方案於一體的的物聯網整合能力。將RFID技術應用於食品加工過程的跟蹤是根據客戶需求定製的一整套解決方案,也是在食品加工過程中的首次嘗試。
廣東東莞一家知名燒鵝連鎖品牌爲保證每一份燒鵝始終如一的美味,緊跟科技發展步伐,率先將RFID技術應用於燒鵝的製作過程當中。在燒鵝進入烤爐烤制之前,每一隻鵝都需要經過二十幾道的預處理工序,如何確保預處理過程的完整性是成就美味的關鍵。
通過在燒鵝的預處理過程當中,爲每一隻待加工的鵝賦予一個RFID標籤,相當於身份證,用於記錄加工信息。每經過一道工序,就將信息寫入RFID標籤,確保每一隻鵝都能完成每一道預處理工序,才能保證每一隻燒鵝擁有同樣的美味。
將現有的相關技術、銷售與產品體驗結合起來,並建立具有適應性、資源效率和人因工程學的智能型工廠是工業4.0全世界產業的目標。將RFID技術應用於各行業生產流程中的產品身份確認以確保生產質量進生產效率分析,並改善製造流程以增加效率、降低成本、增加獲益。
RFID技術因其具遠距離讀取、高存儲量、體積小型化、形狀多樣化、抗污染能力和耐久性等特性而備受矚目,是未來物聯網應用和工業製造4.0(智能製造、物流、醫療保健、農業、食品供應鏈)的關鍵技術,必然會朝着多元化的方向發展。
將RFID技術應用於燒鵝製作過程是RFID技術發展應用多元化的表現。使用食品級的PET材質製作的耐高溫的RFID標籤,來實現對燒鵝的生產加工過程進行全程溯源,保證了廣式美食的味道的同時,使生產的過程越來越規範。
RFID天線是RFID技術應用的必備硬件之一,隨着RFID技術的飛速發展,RFID天線也得到快速發展。天線的目標是傳輸最大的能量進出芯片,如何將天線的設計與自由空間及其相連的標籤芯片匹配是制約天線發展的因素。
RFID標籤天線的設計和製造受應用場合的限制、天線特性所標識物體的形狀及物理特性影響,還受天線周圍物體和環境的影響,這是RFID技術應用多元化發展中RFID技術研究的一個重要方向。
隨着RFID技術的進步與發展,越來越多的RFID新型產品被製造出來且被很好的應用。未來RFID電子標籤的發展也會趨於綠色環保和原材料的多樣化,以適應不同行業的應用需求。
上一條:
相關新聞
泡芙亮相RFID奧本大學研討會議:深耕技術,攜手推動行業數字化變革
2025-04-28
2024-12-09
2024-12-09
Impinj 創始人之一Chris Diorio:無邊界物聯網 實現萬億連接
2024-12-09
2024-12-09